免费监控
logo prod

资讯与帮助

DNS劫持问题详解:如何发现、定位并快速解决域名异常

时间:2025-06-27
编辑:tance.cc

DNS劫持2.png

有时候,网站明明没宕,服务器没出问题,可就是有用户告诉你“打不开”,还跳转到了奇怪的网址。这时候你一脸懵地刷新几次,发现自己访问是正常的。到底是谁在搞鬼?多半是——DNS劫持。

DNS劫持,就像你给快递员报了一个地址,本来想寄到上海,结果被他偷偷改成了广州。你还以为快递丢了,其实早就送到别人手上了。

很多人听说过 DNS,但一听“劫持”两个字,立刻联想到黑客攻击、高级技术,其实有时候连你所在的 Wi-Fi 提供商都可能是“劫匪”。今天这篇,我们就来深挖这个问题——它是怎么来的,怎么现形,怎么解决,怎么防得住。


DNS 是什么?DNS 劫持又是什么鬼?

我们先把概念讲清楚,不然你会发现很多文章讲了一大堆技术名词,你看完一脸问号。

DNS(Domain Name System)是干嘛的?说白了,它就是“互联网的电话簿”。你记不住 IP,但记得百度是 baidu.com,DNS 负责把这个域名翻译成真实的服务器 IP 地址。

现在想象一下:

你打了个电话给“银行客服”,以为接通了正规渠道,结果对面是个诈骗电话。这就是 DNS 被“劫持”之后的效果:你访问了错误的服务器,还以为是官方页面。


DNS劫持的常见方式:他们是怎么动手脚的?

1. 本地劫持(用户设备)

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感染你的电脑或手机,比如篡改了 hosts 文件、植入恶意 DNS 代理程序。

  • 表现:你的设备访问某个网址总是跳转到“奇怪的网站”

  • 典型场景:在公共 Wi-Fi 下被“投毒”,浏览器自动弹广告

2. 路由器劫持(网络出口)

你的路由器是你与外网的门卫,如果被攻击者攻破,他可以把 DNS 查询请求“偷梁换柱”。

  • 表现:家里所有设备访问某些网站都出问题

  • 常见原因:用默认密码、固件版本老旧

3. DNS 服务提供商劫持(运营商/第三方DNS)

最“黑”的一种方式,是运营商或者一些野路子的 DNS 服务提供商,在 DNS 查询返回结果中加入自己的东西,比如广告跳转、流量劫持等。

  • 表现:网站打开慢、加载广告、间歇性错误

  • 特点:更隐蔽、追查更难


怎么发现 DNS 被劫持了?

你可能想问:“DNS 劫持不是很隐蔽吗?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中招了?”别慌,我们一步步来排查。

1. 用命令行工具查 DNS

bash
nslookup yourdomain.com
dig yourdomain.com

这两个命令可以告诉你当前域名解析到哪个 IP 地址。对比你预期的 IP,有没有被篡改。

如果你在本地查出来的 IP 跟服务器真实地址对不上,就有问题。

2. 使用第三方监测平台

这些平台可以检测你的域名在全国各地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解析结果,能快速判断是不是局部地区出问题。

3. 查看 HTTP Header 与页面源代码

有些劫持并不更改 IP,而是通过中间代理修改网页内容,比如加入广告、JS 跳转等。你可以:

  • 检查浏览器开发者工具的“响应头”和“页面源代码”

  • 发现奇怪的 JS 脚本、重定向、iframe 嵌套


如何快速定位劫持位置?

知道被劫持还不够,你得知道是哪一段出问题了

 排除法检查步骤:

  1. 更换 DNS(如 8.8.8.8 或 1.1.1.1)

    • 若问题消失,说明是原 DNS 服务被污染

  2. 换网络试试(移动→Wi-Fi 或 Wi-Fi→手机热点)

    • 若问题消失,可能是路由器或 ISP 劫持

  3. 用 VPN 测试国际链路

    • 若 VPN 环境一切正常,说明是国内网络链路或 DNS 有问题

  4. 清除本地 DNS 缓存

    bash
  5. ipconfig /flushdns   # Windowsdscacheutil -flushcache   # macOS

有时候是缓存问题,而非持续劫持。


遇到 DNS 劫持怎么办?实用解决方案来了

这部分我们不讲“理论防护”,直接告诉你可落地的解决手段。

1. 使用可信的公共 DNS

如:

  • Google DNS:8.8.8.8 / 8.8.4.4

  • Cloudflare DNS:1.1.1.1 / 1.0.0.1

  • 阿里 DNS:223.5.5.5 / 223.6.6.6

推荐做法: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用可信 DNS,并在配置中强制使用 DNS-over-HTTPS(DoH)或 DNS-over-TLS(DoT)。

2. 在站点部署 HSTS 与 HTTPS 强制跳转

HTTPS 虽不能防 DNS 劫持,但能防止被劫持后“伪造的内容”加载成功。

  • 开启 HTTP -> HTTPS 强制跳转

  • 配置浏览器的 HSTS preload 列表,防止中间人伪装站点

3. 开启 DNSSEC(如支持)

DNSSEC 是 DNS 的“签名验证”,可防止返回数据被篡改。但注意:

  • 并非所有 DNS 服务商支持

  • 部署较复杂,需配合注册商设置

4. 设置监控机制

使用监测平台定期监控解析记录是否被更改、污染,例如:

  • 自建定时任务 + dig 验证 IP 是否匹配

  • 使用网站监控平台设置“DNS 异常告警”


除了被动防御,我们还能做什么?

你能不能发现一个问题并不是最厉害的,你能不能“第一时间”发现才是关键

构建主动式 DNS 安全监测体系

  1. 每 5 分钟解析一次主域名

  2. 比对返回 IP 与白名单

  3. 出现差异则发告警通知(邮件、短信、企业微信)

  4. 将异常 IP 加入黑名单,拒绝访问

如果你是一个平台的运维负责人,这种机制是必须的。


再强调一次:DNS 劫持不是“黑客行为”,是“常态威胁”

很多运维人员对“DNS劫持”没意识,是因为它发生得悄无声息。但一旦你用心去追查,会发现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背后,真的是解析在捣鬼。

就像你手机信号不好,不一定是运营商的问题,也可能是你附近有人建了“假基站”。DNS 劫持,就是互联网的“假基站”。

如果你的网站用户经常在某些地区反馈“打不开”、“访问慢”,别只盯着服务器日志,多看看 DNS 链路,也许真相就在那一跳。


客服
意见反馈